16。安心于无知。
【经文——译文】
使我介,有知也。行于大道,唯他是畏。
(束缚我的,使我变小,是有知,是识,是向外驰求。行于大道,唯他,也即向外 驰求,是可怕的。修行到高度的老子,知道“我”小的原因是有知,束缚我的是有 知,我,缠陷在知中而不能自拔,而失道。所以,在道德经中,老子才主张弃知绝 学。所谓唯他,即是向外有知,向外驰求,失却自心而贪着外物,此乃凡夫之心。
而为道者,则是唯我,内敛无欲,弃小我而回归大我。正如杨子所言“君子正而不
他”。介:小也。《杨子 · 法言》升东岳而知众山之刿施也,况介丘乎)。
大道甚夷。
(大道安乐于虚无。注意,能安乐于虚无者,其心便是极乐,便是天堂。普通人则 是“有”才能乐,“有”才能安,所以,普通人活在地狱。甚:《说文》尤安乐也。
夷:无。第十四章,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)。
民甚好解:朝甚除,田甚芜,仓甚虚。
(百姓只有善解才能安乐。如何解才是善解?那就是,相见安乐于自己地位的低下;
田地安乐于荒芜;仓廪安乐于空虚。注意,地位低下,安乐否?田地荒芜,安乐否?
仓廪空虚,安乐否?心能守下不争,其心便是天堂,便是极乐。朝:拜见。《说文 解字注笺》晨见曰朝…子于父母、妇于舅姑皆是。臣见君,同类往见,都叫做朝。
除:《说文》殿阶也。按,阶级如山石之高下,故从阜。甚:安乐于。芜:杂草)。
服文采,带利剑;默食货;财有余,是胃盗夸。盗夸非道也。
(地位低下,不能安乐,反而去争服文采,带利剑;田地荒芜,不能安乐,反而去
争田地丰收,饮食生厌;仓廪空虚,不能安乐,反而去争财货多多剩余。这就是以
“得大为乐”,不符合道啊!盗:《正字通》凡阴私自利者皆谓之盗。夸:大)。
【 笔记 】
本章核心:要安乐于不得,说穿了,就是安心于下。
一,大道安乐于不得。
老子知道,为道者日损,和为学者日益,二者正好方向相反。所以,老子才呼吁不
知、不得。知,有得,使我离道,这便是小我;不知,无得,使我得道,小我转化
成大我,大到长久永恒。世界大圣人都是教导我们守下的,因为只有守下之心,才
是极乐,才是天堂。
实际来说,大道只能醒悟,不能去知的。梦中知的越多,越是缠陷在梦中,越难醒
悟。
二,乐从苦中得,老子看得明明白白。乐来时,任谁都乐;苦来时,能做到不苦反 乐,才是真正高明。
地位低下,我安乐。田地荒芜,我安乐。仓廪空虚,我安乐。如此之坏之苦,都能 安乐,还有什么不乐的呢?这就是人生极乐。只有这样做,才符合道。进而苦乐不 染,达到最终醒悟。
人生一世,学会用苦训练自己,苦中作乐,离极乐才不远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