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。入死者出生。
【经文——译文】
出生入死。
(出生入死。注意,恰如下棋,有个胜负输赢,有个开始结束,才有趣味。人生就
是游戏,也有开始结束,也有胜负输赢,趣味自在其中。万物皆负阴而抱阳,皆是
有生有死的。出即是生,入即是死;出即是阳,入即是阴;出即是天,入即是地;
出即是父,入即是母。如是等等。这是铁律)。
生之,徒十有三;
(生,十步其三。注意,三才三分,十各取其三,这是三才本有之数。此言三才之
天,是阳,主生。徒十有三,是说生不逾矩,只行其三才本有之数。徒:步行。有:
《玉篇》取,得);
死之,徒十有三;
(死,十步其三。注意,此言三才之地,是阴,主死。徒十有三,是说死不逾矩,
只占其三才本有之数);
而民生生,
(而民,则生生。注意,这是指三才之人,十分天下也得其三。人的徒十有三,其 内涵原本是,人居中,戴天履地,阴阳和合,其徒十有三当取出生入死,生死各半。
但人和天地不同,有凡圣之别。凡人有欲,老子称其为民,不取生死,反取生生。
圣人无欲无为,所以取生死,能够做到出生入死,游戏于生死之间而不执着),
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,夫何故也?
(民的徒十有三,皆徒往死地,这是什么缘故呢?注意,由动字,可见徒字乃是动、 行之意。之:《玉篇》是也,適也,往也)?
以亓生生也。
(那是因其生生。注意,背道而驰,物极必反,只求生生,不能适应出生入死的人 的定数,必然归于死地。这是有为之过。亓:其)。
盖闻善执生者,
(听说善于止生即善于无生者。执:止。《左传僖公二十八年》子玉使伯梦请战, 曰:非敢必有功也,愿以间执谗慝之口。有人把执生解释成养生,是错解。养生者 能够不避虎?不可能的。只有修道达到无生者,才入水不溺,入火不烧,虎才吃不
到的。这是得无身之益),
陵行不辟矢虎,
(行在丘陵,不躲避暗箭猛虎。矢:箭。此处喻暗箭关卡。参见:《诗经 ·大雅》无
矢 我 陵 ) ,
入军不被甲兵。
(入大军中,不遭受兵刃攻击)。
矢无所惴亓角,
(暗箭,无处可刺其角。注意。此指强盗。惴:音朵,刺),
虎无所昔亓蚤,
(猛虎,无处可粗其爪,即无处伸其爪。注意,此指野兽。蚤:与爪通。《礼-曲礼》
不蚤鬣。 「注」蚤读为爪。昔:《集韵》倉各切,音错,桷也。桷,粗义),
兵无所容亓刃。
(兵器,无处可用其刃。注意,此指军队。老子把军队和强梁视同野兽。容:通庸。
用,使用)。
夫何故也?
(这是什么缘故呢)?
以亓无死地焉。
(因为善于无生者无死地。注意,无生,当然无死。无生,当然不惧怕野兽、强梁、
军队。不生不灭,即是永恒,即是涅槃。民取生生,圣人取生死,所以,圣人之行
十有三乃是和天地行十有三一样不逾矩,所以圣人得以长生。圣人令我等无生,乃
是因为民贪著生生,此乃矫妄先须过正。 一旦我们达到无生,圣人又教导我们无灭。
生和死原本便是虚幻的)。
【笔记】
本章核心:无生法。
出生入死,乃是说,万物皆负阴而抱阳的,皆是有生有死的,出即是生。入即是死。
天主生,地主死,人居天地间,生死各半,这是铁律。
天:主生,其生行十取三,不逾矩,守其三才本数。
地,主死,其死行十取三,不逾矩,守其三才本数。
人,只能是生死各半,不逾矩,也是守其三才本数。
如是而行,天长地久,人也长生久视,游戏于生死之间。所以,老子言:善于无生
者, 一切灾害皆不避不遇等等,因为无生者无死地。人中的普通百姓,不是生死各
半,而是求生拒死,只求生生,这就已经逾矩,不符合道。因此,其十有三才皆行
往死地。
这是告诫我们,要学会无为,学会无生。只有达到善于执生也即善于无生的境地,
才能无死地。无生即无死。如此不生不灭,即是长生,即是涅槃。这就是圣人之所
为者。甜苦之间,守苦能活者,苦即是甜;生死之间,守死能活者,死即是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