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,不得理何在。
04。不得根在道。
【经文——译文】
反也者道之动也;弱也者道之用也。天下之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(反,反物,这是道之动;弱,守弱,这是道之用。为什么?因为天下万物从有生, 有从无生。注意,这是出世之法。如此行心,无为,不争,在万物之始上就是高手, 此即善始者。从入世而言,争有,争大,人往高处走,这是我们的本能。恰如下棋, 只有想赢,这棋下着才有趣味。而从出世来说,正好相反。与物反,无为,守弱, 才是最终证道之路。如此,才能得见万物之母即得见有,得见万物之父即得见无。
无生何处?无和有本是一体,同出于道)。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中气以为和。
(注意,这是入世法。道生一,即道生无,生天,生阳,生父。 一生二,即无生有, 生地,生阴,生母。二生三,乃是有无和合而生中气,即生出子女。三生万物,由
此三再一二三生生不息,而成万物。所以,生气止于三。道,即心,即体;一二三
即识,即用。所谓德者就是指心行之所得,得一二三乃至万物。一即阳,二即阴, —心分出阴阳二边,所以言万物负阴而抱阳,此言对立。最终阴阳平衡,所以言中 气以为和,此言统一。负阴抱阳,说好说,做难做。世间人皆是拣择好,拣择自己
喜爱,而不好的一边又挥之不去,如影随形,所以,才痛苦连绵不绝。高手入世则
无为不争,不偏执一边,所以,高手没有烦恼,好来活其好,坏来活其坏,活的自 在无碍。以呼吸譬喻,一呼一吸,偏执任何一边都是错误。呼极而吸,吸极而呼, 不偏不执,心使之然。中,普通理解成中间;修行者知道中是无、空;证道者清楚
中即是心。中,气以为和,阴阳一统于心而已)。
【 笔记 】
本章核心:出世要无为,入世也无为。
无为,以此出世修道,回归本源,即可实证天下之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无乃万物 始,至此地步,醒悟一切皆是虚无,皆是虚幻。此无不是道。老子体系中,有无同 出于玄,即同出于道。这是关键之关键。
道生一,说的就是道生无。道乃心,可,也即动念妄想而生无,无乃心之幻化。无 是万物之始,天下万物始于一,可见,这无就是一。注意一个可字,可即是动念, 即是妄想,即是执着。因可,大心化作小心,恒道化作非恒道。可而生无,妄想成 一,继而不断其可,执着不舍,世界形成。
无为,以此入世生活,生发万物,自然是老子所言: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 生万物;万物负阴而抱阳,中气以为和。注意,一就是阳,就是无,二就是阴,就 是有。万物在对立中达到统一,大道无为而为,和合而生养万物。有为人人皆是, 无为,少有人知。无为,做到了,我们才能做到为无为。如此,就能做到负阴抱阳, 不捡择,不尚贤,不贵难得之货,不尚大,不尚多,不尚美,不尚善,无理想,无 希求,阴阳二气和于一心。如此,才是真正圆满的生活。这就是人生极乐,这就是 世间天堂。
科学发展到分子深度,人们便以分子为原质,组建宇宙;发展到原子,便以原子为 原质,组建宇宙。如是等等,乃至N 子,都以此为一,组建宇宙万物。这 N 子 没
有最小,没有最终,因为我们的心,其小无外。科学发展到任何高度,人们认知到 的最小,都可以代入N 子,认作世界物质本源。实际而言,这一,是心生的无。这 无非纯粹之无,而是能生万有之无,所以,这无被唤作一。从易经角度而言,世界 一切一切,都是这一的影像,都是这一的映射,都是这一的分列。这是科学最终归 宿。
而这一其本是无,是大我浑心。科学却认知不到,这要靠反观自悟,才能最终明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