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。上士能不得。
【经文——译文】
上士闻道,堇能行之;
(上士闻道,诚能行道。堇:音勤,诚也);
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
(中士闻道,若有若无。注意,中士知退,有道;但中士不明何谓道);
下士闻道,大笑之,弗笑不足以为道。
(下士闻道后,大笑道,不笑不足以为道)。
是以建言有之,曰:
(因为这,才有建言说。建言:如箴言):
明道如费,
(如达灭,便是明道。注意,此处,明与灭对。 一有存心,便非明道。能照见五蕴
皆空,就是明道。此为上士。费:暗昧不明),
进道如退,
(如能退,便是进道。注意,此处,进与退对。生活中能做到退,退步抽身,就是
进道。此为中士),
夷道如类。
(如争好,便是坏道。注意,此处,夷与类对,也即坏与好对。若好其有,就是坏
道。此为下士。夷道:此处指坏道。类:《尔雅 · 释诂》善也,此处指好)。
(注意,唯独上士,才能悟彻一切皆空)。
上德如浴,
(上得如不得。上:通尚。德:通得。浴:洗,净,空。注意,何谓上德?和开篇 一章对照来看,其含义确实是贵得,崇尚得。贵得如同不得,此意才和四句下文贯
通 ) ,
大白如辱,
(大洁如不洁。白:《增韵》洁也。辱:污浊),
广德如不足,
(广得如不足。广:足。德:通得),
建德如揄,
(建得如不建。揄:音于,动摇。德:通得),
质真如渝。
(质真如质假。注意,真,楚简本写作贞,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信号。由此我们可
以判定贞乃真的古字。真:同贞,不变。占卜所得贞辞,人们信为不变真理,故而,
贞同真。渝:《尔雅 ·释言》渝,变也)。
(注意,唯独上士才是上德、大白、广德、建德、质真者。上士具足此德,才能做 到不得)。
大方无禺,
(至大之方无其方。禺:通顎,大头,喻大方,方正),
大器免成,
(至大之器无成器。帛书乙本是免字。因免字有晚音,通行本改写成晚字。免字有 万音,可读做万;楚简本改写成曼,因为曼字也有万音。曼:训读为无时,与原文
意义不悖。但曼成很自然是理解成慢成,也即到丧冠时方成。和通行本晚成大致同 义,且晚字也可读作曼。可见,是免成在传抄过程中,被改写成晚成、曼成,而不
是相反。由此可证,帛书本所传道德经抄本,应该是老子原本。我们都知道,楚简
本棺木年代早于帛书棺木年代;从历史角度说,竹简也早于帛;竹简文字也更古一
些。但这些,只能断定棺木年代早,文字远古,却不能由此断定楚简本所抄写的是
道德经原本。楚简本、帛书本、通行本,乃至其他版本,断定哪个是原本,只能从
版本内容断定。而从内容看,帛书本是真正原本。比如大器免成,只有免成,才和
本章前后文之句义不悖;只有免成,才可能是修行到达高度的老子之语。孔子有言:
君子不器。可见老子对后世影响之大),
大音希声,
(至大之音是无音。希:无),
天象无刑,
(至大之象是无象。刑:通形。天象:指大象)。
道褒无名。
(至大褒扬无褒扬,或说:至大之言是无言。注意,道褒,即最大褒扬。名:言说)。
夫唯道,善始且善成。
(做到唯道,在始和成上才是高手。注意,能做到始在无顎,便成于大方;做到始 在免成,便成于大器;做到始在希声,便成于大音;做到始在无形,便成于大象;
做到始在无名,便成于大言。此即能做到唯道者,乃是上士。执着有者,圣人令我 们无为;执着无者,圣人令我们有为。可见,无为仅仅是手段而已,不可执着。所 以,圣人才总结:要唯道。只有唯道,无和有才最终有了根。唯道者无为,但又不 执着无为,如此而行,才是善始善成,也即善无善有,在无和有上才是高手)。
【 笔记 】
一,本章核心:无为,最终成大。
观察太极图,在运动过程某一点看,大概而言,不平衡是绝对的。而就整个运动过
程综合而言,阴阳最终保持平衡,是绝对的。
下士争好。下士不知道阴阳是平衡的;不知道好和坏是统一的。下士一味求好。不
知道越好就是越坏;不知道福兮祸所依;不知道跳得越高,摔得越重。 一味扩大好,
最终扩大的一定是坏。此乃不明理者。
中士求退。中士知道太极图所显示的大道理,知道好和坏是统一的。好事积聚越多,
坏事自然越大。福大者,其祸也大。所以,中士知退,也即不求好,不求积聚。如
此行损,缩减好,反而坏也一样缩减,乃至最终没有坏。此乃明理者。
上士达空。上士悟彻一切都是无常,都是虚幻,都不可依凭。无论好坏,都知其虚 幻,都晓得是刍狗, 一切烦恼便烟消云散。此乃醒悟者。
不得,真正能做到者,只有上士。所以,上士能够得一,归无。中士也行无为,但
和上士相比,中士不能悟彻一切都是虚无,所以,其无为是低层次的无为。
二,大心平等不二,没有拣择。
圣人,比上士则又前进一步,醒悟一切一切,所谓的有、无,所谓的物质、精神, 所谓存在、意识,所谓的主、客观世界,如此等等,都是大道(大我、大心)所生。
也即所谓的万法唯心现量。把自己放在苦罐里活, 一旦适应苦,便不苦。苦已经不 苦,还有什么不甜呢?所以才说大甜如苦。同理,上得乃如不得;大白乃如无白;
广得乃如不足;如是等等。
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?我不受苦谁受苦?此亦是老子所立的平等不二之心。如此平
等不二心,才是大心。只有至大,才万法平等不二,才能做到不得。
三,唯道,无为,才是高手。
上士之无为,便是唯道。凡夫则是唯他,心外驰求,缠陷尘劳而不得出。只有唯道,
如此而行,才是善始善成者。善始善成具体解释,请看下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