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1·《帛书甲本道德经》学习笔记【道经】

11。闻道者日损。

【经文——译文】

为学者日益,

(为学的日日增益。注意,这是有为。识,起心动念,徒增烦恼,已经离道。把有

当成真实,追逐不舍,越有越多,烦恼日盛,所以日益。学:《广雅》识也),

闻道者日云。

(闻道的日日减损。注意,日损,这是无为,这是闻道之上士。中士下士做不到这

一点。常浴其心,去其知见,此即行损。云:通损)。

云之有云,以至于无。

(不断行损,以至于无。有:通又),

为无为而无不为。

(只有这样为无为才能无不为。注意,为,无为,为无为。这是心之三个层次。为, 凡夫心;无为,修道心;为无为,证道圆满心。为无为,表达的是不执著为,也不  执著无为;是圆满心的自然流露。其他如事无事,味无味,都是一心不落二边的表

达方式。只有上士最终能够做到为无为,最终达到无不为。帛书甲乙本残缺。 “以  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”,王弼本,河上公本,文字排列皆是如此。楚简本,在两  个无为之间加入一个也字。楚简本在抄写时把两个无为分开断句,才可能多出也字。

通行本若是来源于楚简本,在抄写时,不可能丢失也字。因为, 一个也字,确定了 断句只有一种,也字之前为一句,也字之后为一句。去掉也字,就存在两种断句了。

另外,损之又损,其结果只能是至于无,不能说成至于无为,因为损之又损本身便 是无为的。可证,从内容而言,楚简本来源于通行本)。

取天下也,恒无事。及其有事也,又不足以取天下矣。

(取天下,只有心无染污才能做到。反之,心有染污,烦恼不断,不足以取天下,

其心不足以成圣成王。恒:心亘,不动,即恒)。

【 笔记 】

一,本章核心:学会行损。

无和有,因为凡夫执着有,所以圣人以无破之。恒无事,也即无常;恒有事,也即 有常。归还一,达到无,才有机会醒悟,有机会得道,有机会明白天下万物皆系一 我所生。至此,才是真正取天下。国王,仅仅得其一国;心王,才能真正得天下。

心,只有得道,才是心王。有道者,即便如佛祖乞丐一生,也拥有天下;无道者, 即便如国王富有国家,也还是凡夫,不能拥有天下。

二,为学者日益,闻道者日损。

为学者,乃是有为,认可并执着万物为真,当作永恒,才追逐不舍,越积越多,日

益 也 。

闻道者,乃是无为之上士。知道万物都是虚幻,不是永恒,才以不得为德,越舍越 少,日损也。

损到最终,以至于无。到此地步,回归万物之始。浴得此无,渐渐醒悟尚有不死之 神,即是玄牝,即是天地根。

帛书道德经

010·《帛书甲本道德经》学习笔记【道经】

2025-10-13 18:09:06

帛书道德经

012·《帛书甲本道德经》学习笔记【道经】

2025-10-13 18:10:37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